2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在湖北武汉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央指导组指导组织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工作的进展。
会上,中央指导组成员、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马晓伟介绍,目前定点医院收治重症患者转为治愈的占比从14%提高到了64%,全国累计治愈的出院患者已经超过36000人。
马晓伟表示,经过艰苦努力,全国疫情防控形势呈现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态势。中国-世界卫生组织联合专家组认为,中国采取了前所未有的公共卫生应对措施,在减缓疫情扩散蔓延、阻断病毒的人际传播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武汉疫情怎么样了?
武汉市是疫情的中心,也是最严重地区。据国家卫生健康委新冠肺炎疫情应对处置工作专家组组长梁万年介绍,目前疫情快速流行上升趋势已经得到遏制。新增每日病例、疑似病例在下降,重症、危重症病例的比例在下降,病死率在下降。
马晓伟表示,目前武汉采取“四集中”的办法,确定11家收治重症危重症患者的定点医院,床位达到了9000多张。这些定点医院,集中了全国90多支国家级、省级医疗队伍,约有13000名高水平医务人员,与当地医务工作者密切配合,重症患者治愈率从14%提高到64%。
武汉的新冠肺炎患者每4人就有1人在方舱医院治疗。据介绍,目前方舱医院有7600多名患者,空余床位5600张,实现了“床等人”。“方舱医院做到了零感染、零死亡、零过头。”马晓伟说。
湖北除武汉外,局部暴发态势已得到遏制
梁万年介绍,湖北省除武汉以外的其他地市,局部暴发态势已经得到了遏制。湖北除武汉以外的地市,每日新增确诊病例数从最高峰2月12日的1400多例下降到现在5例,新增治愈出院病例数从2月15日开始连续13天超过新增确诊病例数。同时,现有重症病例占比持续保持稳定状态,2月27日是12.9%。病死率从1月26日以来一直保持在平稳状态,2月27日是3.1%。
全国超4万名医务人员驰援湖北
马晓伟介绍,疫情发生以来,湖北累计确诊病例近66000人,其中有相当比例的重症患者,这大大超出了湖北的日常医疗服务能力。
目前,各地共选派330多支医疗队、超过4万名医务人员,其中,重症医学科、感染科、呼吸科、循环内科和麻醉科等专业人员达到15000多人。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介绍,目前已制定多种医疗队的轮换休整方案,保证医务人员始终保持战斗力。第一种是在医疗队内部挖潜;第二种是将近期派出的医疗队与1月份派出的几批医疗队进行整建制的轮换;第三种是把近期到达的医疗队分成几个医疗小组,编组到早期到达的医疗队中,以此拉长排班频次。
值得一提的是,马晓伟表示,近日,经党中央批准,国家卫健委将与人社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评选表彰一批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将向基层一线高风险岗位倾斜。这是表彰的第一批,更多的体现战地表彰的特点,不等到抗疫取得最后胜利再表彰。以后还要陆续地开展进行表彰工作。
复工复产复学过程中杜绝出现疫情反弹
中央指导组成员、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于学军介绍,为了确保复工复产复学过程中不出现疫情反弹,国家卫生健康委要求各省制定预案、加强演练,做好准备,“在复工复产复学过程中,如果出现因为防控措施不到位,引发疫情反弹情况,会严肃处理。”
其中,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目前,按照中央指导组的要求,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力推进湖北省、武汉市开展社区防控工作,守住这道防线。
首先,研究提出一系列的社区防控具体措施,及早控制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
第二,通过组建社区防控的小分队等方式,指导督促地方落实防控措施。
第三,组织多方力量,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开展流行病学的调查。
第四,加大技术指导和科普宣传力度,提升公众健康和自我保护意识。
联合考察组9天3个最深感受
梁万年介绍,2月16日至24日,中国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考察组的25位专家分别考察了北京、湖北、广东、四川这四个省份,在这9天的时间里,大家感受最深的是三个方面。
第一,面对这一种新的传播速度快的传染性疾病,中国政府采取了果断的措施,实行以围堵为主的策略措施。短短七周之内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遏制了疫情流行的态势,挽救了数十万人的生命健康,也为世界的疫情防控筑起了第一道防线。
第二,随着防控的深入开展、疫情形势的变化,防控工作既坚持统一领导、统一策略、统一要求,同时又因地制宜,不拘泥于“一刀切”的做法。
第三,除了政府的果断决策和领导,除了专业部门和各个部门的努力,更重要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中国人民尤其是湖北人民、武汉人民高度的利他主义精神,大家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形成合力。